书香古县·欢度元宵——记一场有温度的好书分享会
春回大地,捧一本好书,坐在温暖的室内,与热爱阅读的小伙伴们分享读书的乐趣,无疑是一种绝佳的享受。
2023年2月3日下午,古县街道全民阅读会和古县街道青年阅读会在溧书房·古县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好书分享会,由每个活动参与者分别推荐一本自己心目中的好书,向大家分享介绍,并谈谈这本书有哪些地方打动了自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次活动由古县街道办事处和古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古县街道全民阅读会、古县街道青年阅读会、古县街道团工委、古县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古县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承办。
古县街道宣传委员孙渊灿表示:“这次活动是古县街道全民阅读会和青年阅读会成立以来的第一场活动,阅读分享会的形式也非常好。现代社会,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多了,但我们的阅读反而碎片化了。但阅读不仅仅是功利地为了工作生活获取知识,我们也要阅读‘无用书’。只要能从读书中获得愉悦,阅读就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参加这次好书分享会的还有:古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万冀春、溧阳图书馆馆长宋国忠、溧阳作家协会理事赵荷芳等。
来自古县街道文化实践站的费小蕴推荐了《中国通史》。喜欢历史知识的她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许多偏僻冷门的历史小知识,例如《满江红》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岳飞?学术界一直有争论。包括钱钟书在内各位学者挖掘史料,发现这首词最早记载在明朝早期的文献中,而并不是宋朝。她在阅读这本书时感受到:如果我们不去拓展自己的课外知识,而是仅仅满足于课本,那我们在接受外界信息时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牵着鼻子走。只有多阅读、多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模式,也不容易再受人蒙骗。
来自溧阳中专的老师姚爱娟分享了一本对她意义重大的书:《你当像飞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是作者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讲述了她如何从一个偏僻落后、野蛮愚昧的美国东北山村走出去,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多个世界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令姚爱娟这个教育工作者最感动的是这本书所传达的教育的力量:一个从贫穷、暴力、愚昧的原生家庭走出来的女孩子,是教育给了她反抗的勇气和智慧。同时,姚爱娟也注意到了这本书所描绘的美国社会的另一面:邪教在贫困地区肆虐,反智思想洗脑美国社会底层未受教育的穷人。这是中国人所不熟悉的一面,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警惕和思考的一面。
来自古县街道团工委的杨雪漫则分享了自己的爱书《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这本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触,向中国的读者系统性地介绍了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着眼于“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从“神烦”的苏格拉底开始,到“狂人”尼采,一一为我们介绍这些名留青史的伟大哲人的答案。杨雪漫不仅从这本书了解到了这些伟大的哲学思想,还学习了另一种本领:如何用简洁易懂的文字将晦涩复杂的哲学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而又不显枯燥。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做到了这一点,杨雪漫说她在阅读本书时,时常捧腹大笑。
来自古县街道社会事业局的黄小红则向大家介绍了《溧阳方言》系列的三本书,其中《溧阳方言·词典》分上下两本,《溧阳方言·研究》一本。《词典》系统地收录了具有溧阳特色的9800多条词语,全面地反映了溧阳方言的面貌。这些词语是溧阳人从上世纪中叶至今的主要用语,随着社会变迁,有些已经消失了,有些正在消失,《词典》可以说是对溧阳方言抢救性的记录。而《研究》则更偏向于对溧阳方言的溯源,从字源探寻中展示溧阳方言的古朴文雅和博大精深。这些研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王亭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