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滚动

    新加坡给饮料分级了,这些常喝的饮料不健康吗?

    来源顶端新闻时间:2023-07-07 07:52:08

    第2993期

    /

    来源|食业家(shiyehome)


    (相关资料图)

    近日,新加坡给饮料分级冲上热搜。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爆料,新加坡出现饮料营养级标签,不少饮料外包装上标注了A-D的等级,“逛一圈后发现很多饮料上都是D级,号称无糖100%纯天然的某果汁也是D,还有一款纯牛奶竟然是C。”

    图片来源:小红书Chestnut

    食业家发现,据新加坡政府官网信息,此次实施强制性的饮料Nutri-Grade标示,依照饮料中每100g的含糖量及饱和脂肪含量,分为A、B、C、D四种等级,需进行包装标示及广告限制,于2022年12月30日起正式生效执行。

    据了解,此次饮料分级标识行动,是新加坡当局需要对国民的糖量摄取采取行动,要求在新加坡零售的含较高糖分和反式脂肪的预包装饮料,必须贴上Nutri-Grade标签,并禁止发布与“D”级Nutri-Grade饮料相关的广告。

    根据规定,每100毫升的饮料中有超过5克糖分和1.2克饱和脂肪的饮料属于C级,10克以上糖分和2.8克以上饱和脂肪则是D级。C级和D级这两个级别的饮料必须在包装上印上标签,而较为健康的A级和B级饮料则无须印上。

    图片来源:视界新闻

    可以看出,等级评判是由含糖量和饱和脂肪含量两个成分来界定,含量越高,则等级越高。也就是说,即便是一款无糖添加的全脂牛奶,也可能因为脂肪含量过高而被标注C。

    很多网友觉得这个标签很有效,能帮助大家提高健康意识。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这样的标签并起不到什么作用,尤其是这一制度仅将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作为评估对象,引发了一些疑惑。例如,市面上纯鲜奶的营养等级却比巧克力味鲜奶、果汁和汽水的营养等级低。

    很多国人熟悉的饮料,也在此次行动中被标级,我们一起来看:

    A级的主要为无糖茶饮和水

    B级的多为含糖量低的乳饮料

    C级的主要为含糖量较高的饮料及全脂牛奶

    篇幅有限,食业家根据小红书“营养师黑皮”整理出的一份饮料分级清单,与大家共享。

    食业家认为,有糖不一定不好,比如运动员等特殊群体一般会补充含有一定糖分的运动或维生素饮料,来补充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而全脂牛奶虽被标注C等级,但公众也不必为此而恐慌。

    新加坡饮料分级此举重点在于提高公众教育,以及让品牌和宣传等方面更清晰,协助饮品公司制定新的标准,同时给予消费者做出更知情的选择。

    本文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法拉第未来宣布一项特别股东大会补充提案 限制总股本增加